大家一想到投資,想到的是什麼?小則股票、基金,大則房地產,那 ETF(Exchange Traded Funds)是什麼?
相對於股票及基金, ETF 可以說是新興的投資商品,又簡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就是「追蹤指數」「像股票一樣買賣」的基金,而大家最常將 ETF 和股票、共同基金做比較。
文章大綱 |
理白小姐曾看過柴鼠兄弟將 ETF 和股票、共同基金比喻成便當,我覺得這樣的比喻對於小理白會比較好懂。
ETF是什麼?用三種便當比喻告訴你差在哪?
自選便當(股票)
代表一間公司,有營收、財務報表、本益比、股東權益可以分析研究,風險集中在一間公司,所以投入成本有歸零的風險。
品牌便當(共同基金)
需要透過銀行或基金平台申購或贖回,像是富蘭克林基金、貝萊德基金、摩根基金等就是基金平台,會由基金經理人根據他們的專業主動幫我們選定投資標的,決定要買哪些國家、公司的股票、債券、貨幣。
指定便當(ETF)
- 是介於基金和股票的一種投資方式,必須追蹤指數,設法讓 ETF 的淨值可以貼近指數的表現,因此會買進同樣的成分股以相同的比例持有,來達到複製該指數的效果。
- 被指數納入的公司就叫做指數成分股,同一間公司也會是不同指數的成分股,依照成份股持有比例不同,獲利表現也會不同。
- 具有基金「安全穩健」的優點,買賣方式和股票一樣靈活,只要你會買賣股票,就會買賣 ETF,現在有延伸出許多型態,如:策略型、槓桿型、反向型,有的不見得是以指數為基礎,有興趣的小理白可以好好研究。
投資 ETF 有四項優勢
a. 低成本
看上圖可以發現 ETF 交易成本明顯低於股票及共同基金,因為 ETF 屬於被動式管理,只要追蹤一個指數,因此不需要支付太高的管理費用。
而共同基金卻需要支付較高的管理費用,因為共同基金屬於主動式管理,因為你雇用了一個團隊在幫你找買賣進出的時間點。
b. 分散風險
ETF 追蹤的標的是指數,常見的有國家指數、產業指數、台灣加權股價指數、電子類加權股價指數等,選擇十分多元。
台灣 50 指數就是依照台股市值排名前 50 大的公司而編撰出來的一個指數,當你買入一張 0050 ,等於你持有了台灣市值排名前 50 名的公司,將風險分散在 50 家公司;如果購買 VOO(標普 500 指數 ETF)就是追蹤 S&P 500 指數,也就是美國市值排名前 500 名的公司,風險就能更分散。
這樣的好處是當一間公司股價暴跌時,對你幾乎沒有影響,你不會因為買到一支暴跌的股票,就嚴重拖垮投資報酬率。
很多小理白也會問我為什麼我比較傾向購買美國的 ETF ?原因就是美國 ETF 風險更分散啦~~~就如同上面所說,購買美國 ETF VOO(標普 500 指數 ETF)就是追蹤 S&P 500 指數,也就是美國市值排名前 500 名的公司, 和 0050 相比, 0050 則只將風險分散在 50 家公司。
c. 定時篩選好公司
這些被編排到指數裡的公司,如果競爭力下降、市值下跌,達不到指數的要求,就會強制從指數中剃除,補進那些更有前景的公司。
以台灣 50 來舉例,台灣 50 每三個月會進行成分股審核(於每年的三、六、九、十二月),如果非成分股的市值上升到 40 名以上,則納入成分股;原先的成分股的市值若下跌至 61 名以下,就會從指數中刪除,這樣的篩選機制就是為了確保 0050 是台灣市值最大的 50 家公司。因為這樣的機制,所以 ETF 的投入成本幾乎不可能歸零。
d. 公開、透明化
因為公開透明,ETF 的股東可以十分信任及瞭解這檔 ETF 的組合與風險,關於 ETF 的開支費用也可以隨時追蹤和記錄,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錢用在哪。
巴菲特十年賭局告訴我們一件事
巴菲特曾經在 2008 年跟華爾街的投資專家對賭 50 萬美金,打賭十年後指數型投資績效將會勝過主動型基金,下圖是結果,可以看到巴菲特只購買 S&P index funds 十年下來總報酬高達 125.8 %(年化報酬率 8.5 %);而華爾街的投資專家購買五種他認為的優質基金組合總報酬卻只有 36.3 %(年化報酬率 3 %)。
這十年的賭局證明了「投資不必複雜」
因為基金經理人會有主觀人為判斷,績效好壞掌握在基金公司和經理人手上,如果主動基金的績效無法贏過市場的平均表現,不如被動跟著指數走就好。
小理白的 Q&A
Q 1:為什麼理專都叫我們定期定額,上漲的 ETF 成本也拉高了?
理專是站在自身的立場推銷你金融商品獲取報酬,而定期定額的固定投資可以讓你成為銀行的現金流。巴菲特甚至戲稱「市場有時表現很好,有時表現很糟,但華爾街的手續費從沒少收過。」
Q 2:投資新手會建議從台股 ETF 開始或直接買美股 ETF?剛開始資金不多。
台股 ETF 要繳稅還有每次交易的手續費,累積下來也是一筆金額;至於美國券商有推出 ETF 交易免手續費,且外國人在每年的 1~4 月可以退稅(但退稅手續很麻煩)咦~聽下來美股 ETF 好像 0 成本,但!每次從台灣匯入美國券商也需要約 800~1000 元的手續費,將投資金額匯回台灣也需要幾百塊手續費!
我自己的做法是一次匯入今年要投資的錢來節省每次來回匯入美國券商的手續費。
最後我是從美金 1000 元就開始投資了,給你參考唷!
恭喜你~~~能看到這裡的你真的很棒(歡呼),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你幫助,可以的話,我想麻煩你滑到文末幫我拍拍手,你的小小鼓勵對我來說是大大的支持唷!(*´∀`)~♥
❤️小提醒: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以上是理白小姐整理的 ETF 投資文,如內容有誤歡迎提出,謝謝!
延伸閱讀:20到30歲的你,該如何投資自己?
理白小姐讀者專屬福利:
加入好友,輸入「你的E-mail」,可同時獲得免費「金錢信念評量表」及「記帳表」
理白小姐-持續為自己及他人創造更美好的價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謝謝理白小姐幫我們整理資料,很白話好懂喔!
謝謝你~~~
文章有越來越好的趨勢
理白小姐一直在進步
真的很棒👍
耶~~謝謝你的鼓勵
版大寫得真好 ! 真是值得學習的對象!!
謝謝你~~你的網站也很棒唷!!